在谈及法律人的就业方向时,人们常局限于“公、检、法、律师”这些传统的就业方向,而忽视了公司法务这一职业。其实不同的就业方向,差别主要在于知识结构及与商业的结合点。商法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真实的经济生活,就不能给法律、规制和原则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基础。可见,公司法务的未来,必然是从台后走向台前,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对法务部门的重视,源于对自身法治意识的提升合规意识的增强以及合规经营等方面的重视。相比律师而言,公司法务作为企业员工,熟悉企业运营,更能从经营角度出发帮助公司在依法合规的范畴内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这便是法务部门自身价值得以确立和提升的内在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法律问题,将法律风险防范系统与企业运营系统有机结合,安全、高效、依法、合规的实现运营目标,比单独深耕法律领域更有经济价值。并且通过制度支撑、跨界学习、流程再造、标准提效等落地措施,促使企业形成了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公司法务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入业务,通过精准识别风险、进而管理风险,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得益于公司法务整体行业的优良发展,也因自身有幸在公航旅小贷公司从事法务工作,为我提供了实践与深耕的土壤。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公司法务作为与公、检、法、律师本源相同的新兴职业,从自身定位开始,就与后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法务人,首先要站在自己服务的企业角度去看待问题。企业本身就是在经营风险,企业利润组成中有一部分就是风险溢价,公、检、法是代表公权力来评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违法、违规问题;律师仅是提示企业存在经营风险,或者针对某一具体风险代为参与司法进程;而公司法务则深度参与公司的经营过程,如何保护企业在经营风险过程中安全前行,这是公司法务最具价值的职责。公司出于成本、商业机密等因素的考虑,不会事事聘请外部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故涉及交易模式等相关业务领域的法律研究工作会由公司法务承担。公司法务作为公司员工,更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商业背景,提供解决方案时,会综合考虑公司的运营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知识。因此,提供的化解问题的办法必将会是多元化的法律方案。
公司法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接公司各部门的业务人员,他们作为业务人员的“伙伴”,精准识别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尤其在参与很多商业模式、交易模式设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公司法务防范风险及促进运营的作用,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例如,所有的企业都会对外签署相关的合同,那么谁来承担合同的起草人角色,谁来承担合同履行和发生争议时的风险化解角色就显得尤为关键。具体来说负责合同谈判及签署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起草人、承办人,公司法务则负责指导、修改合同中存在的瑕疵。业务人员好比商业比赛中的“运动员”,法务人员如同“守门员”,双方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承办人与法务人员平行的同时参与了经营与风控,形成“全员参与经营、全员参与风控”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合同意识,建立了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管理体系。
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培训使法务人员在纵向上持续钻研法律专业知识,把每一个涉及的法律问题研究深入、透彻;在横向上不断学习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法律专业,又能用商业思维考虑并揭示法律问题的优秀法务人才,不但可以跨界沟通、解决问题,还经常启发、培训业务部门的法律思维,实现了法务与商业的有机融合。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公司法务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和工作边界。业务问题交由业务人员和领导决定;法律问题则由公司法务直接摆明意见并提出解决方案;法律未明确规范的领域,做保守准备和备选方案。不僭越,不冒进,不退缩,客观做好自我定位、做好本职工作,在避免职业风险、不做“背锅侠”的前提下,多为业务考虑、多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让同事和领导看到法务的价值不止于他们固有认知,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和商业思维去解决问题,与业务同行、与公司共发展。当公司业务人员以及领导遇到问题或决策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请法务过来一起商量一下”,那公司法务自然就真正融入到公司的发展之中了。
其次,培养认真细致、负责担当的工作态度。这是职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做事讲方法,做人有底线。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不管是否有结果都要及时反馈;重要事项应与上级或管理层及时沟通、汇报。在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是个人才能的展现。
再次,了解基本的管理知识和商业逻辑。时刻关注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关信息,不断深化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从管理层、经营层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作为法务人员,金牌证书是敲门砖,但企业更加关注法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作为法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有留痕意识。所有电子文件、纸质文件的归档和保密,项目移交中的签署与交接,重要信息、内容的截屏保存等。
这些,只是公司法务最基本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那么公司法务应该如何更好的谋划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规划呢?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公司法务的工作大概可分为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也对应着不同的职业规划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类是基本层次的事务型的法务人,他们在公司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常规的合同审核、案件处理等,还可能被动的参加公司的其他工作。此类法务人中规中矩,安分守己,能够起到一定防范风险的作用,但缺乏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和全面性,其工作可替代性强。
第二类是业务层次的助力型法务人,他们除了做好基础的工作,还会跳出自己的专业,以促进业务发展为导向,更加关注时间、成本、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从商业角度出发思考和揭示法律问题,进而协助商务前瞻性的防范法律风险。相比前者,他们更加主动的挖掘工作中的潜在价值,也会更加关注企业的效益,还可能主动介入公司新经营模式的设计,或合规体系的建设,甚至与财务或其他部门配合好,帮助企业用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效益,其工作的可替代性小。
第三类是战略层次的驱动型法务人,他们可以驱动业务的发展,并且发现整个交易过程中、业务部门主导事项的关键,懂得业务的重心并明确自己可以发挥效用的最大范围。这一类法务人通常精通业务,并能从其他角度发现企业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突破点,善于利用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与经验结合业务跨界解决问题,如创新型商业模式的设计,提升交易速度,或者简化交易流程,提高企业效率,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预判。
现实中,上述三类法务人多数是由自己服务的企业规模决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能重视法律、配有法务人员已是不易,所以事务型的法务人是该类企业的主流。如果能遇上好的机遇,公司规模得以扩大,效率需要提高,那么相应的法务团队也应受到重视,法务的工作不再是循规蹈矩地审阅合同一类事务,而是既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新问题,又要考虑怎样帮助企业在拓展业务中规避风险,此时,他们就会演化成助力型法务人。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随着公司法务视野的扩大,格局的提升,伴随着自身的成熟与成长,最终演化成驱动型法务人。
对越来越多加入法务团队的人而言,与其说他们选择了一种新兴的工作,倒不如说他们找到了另一种可以实现自己价值的领域,能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解决他人无法处理的问题。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广泛的业务领域,练就系统性思维能力及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享受着种种新挑战随之而来的冲击和乐趣。更是伴随企业成长,不断突破自身价值的职场体验。
我在法院工作时,主要负责的是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主要聚焦于某几个业务领域,社会接触面较为单一,对于公司如何管理、如何运作仅限于各类书籍、新闻上的片段化认知。有幸到公航旅小贷公司工作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慢慢体会到公司法务的工作真谛,涵盖的范围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丰富。在做公司法务期间,让我深入了解到公司的经营方式及规律,理解公司领导、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学会与不同客户的沟通、谈判,参与公司各类经管会议、业务会议,与业务部门共同探讨新的业务模式,了解业务、了解规则,理解商业活动中各方的真正目的和利益诉求,理解公司的运作规则,接触新鲜事物,结识新的朋友,迎接新的挑战。对我而言,这些经历都开启了我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这,便是法务的魅力。